易红梅教授课题组圆满完成《粮食主产区“三农”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追踪调查
时间:2025-11-20 10:25 来源:CCAP
你领略过怎样的粮仓沃土,你走进过怎样的乡村田野?是江淮大地的水乡良田,还是东北平原的广袤黑土?是华北平原的麦浪翻滚,还是天府之国的稻米飘香?粮食主产区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承载着亿万农民的生计。这里分布着我国最集中的耕地资源,生活着最广大的农业人口,孕育着最深厚的农耕文明。如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业收益和农民收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课题。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易红梅教授课题组近年致力于开展粮食主产区“三农”发展问题的研究。受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委托,自2023年开始,课题组在安徽、吉林、山东、四川四省开展大规模农户调研,形成了一套全面反映主产区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情况微观追踪数据集。2025年10月28日至11月12日,课题组再次组建8支调研队共100余人前往了四省的20个县,40个乡镇,80个村落,深入访问了1500余户经营主体/农户。其中,规模主体/农户约占总样本的50%,不种地农户占17%。此次调研从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了解粮食主产区在粮食生产和未来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可行对策。

在易红梅教授的组织下,此次调研的核心团队由来自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师、博士后和博士生组成。调研得到了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和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所地方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并吸引了国内多所高校的优秀学生参加,涌现出了章雨、邵硕、张若楠、姜欣言、于渃涵、赵梦格、路书欣、叶郁芊等一大批优秀调研员(名单附后),他们工作认真,踏实肯干,思维敏捷,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八支调研队伍首先分别集中在安徽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模式接受了为期两天的问卷调查、前站抽样、电子化系统使用等系统培训。通过核心团队师生细致入微的讲解,队员们不仅熟悉了问卷内容,更通过前往村庄展开实地演练和复盘培训,掌握了与农户沟通的技巧,为正式调研做好准备。


培训结束后,在带队老师与各队队长的带领下,队员们分组走访各地。他们跨越松嫩平原,抵达长白山麓与边境河谷,在暖炕上与农户促膝长谈;走进四川盆地的田埂地头,倾听农户对劳力紧缺与地块破碎化等难处的真实诉说;行走在皖北平原、深入皖南山区,体会着村野间淳厚质朴的乡风民情;更扎根于山东半岛体会齐鲁大地的温情和农户灾后抢收抢种的急迫心情。队员们白天深入田间地头,或走进农家院落与农户们深入交流,耐心询问,不落下任何一点细节;夜晚在酒店内反复核对、严谨录入,确保每一份问卷数据都真实准确。

本次调研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通过深入粮食主产区、倾听农民群众心声,我们得以更准确地把握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真实现状与突出问题,为科学研究和服务政府决策奠定坚实基础。
基金项目支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72361147522,数字化背景下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3&ZD116,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收入稳定性监测及增收长效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273003,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对促进农业快速增长、绿色发展、提升农业韧性和农户生计公平的影响研究。
优秀调研员名单:
王继钊 安徽农业大学
章雨 安徽农业大学
倪文娟 安徽农业大学
王斐然 安徽农业大学
袁晨 安徽农业大学
金胜 安徽农业大学
刘婷婷 安徽农业大学
李文雅 安徽农业大学
李莹侠 安徽农业大学
邵硕 安徽农业大学
肖旭威 吉林大学
张作娣 吉林农业大学
张若楠 吉林农业大学
刘聪慧 吉林农业大学
许嘉晶 吉林农业大学
韩嘉航 吉林农业大学
姜欣言 吉林农业大学
刘艳玲 吉林农业大学
于渃涵 山东理工大学
李健华 山东农业大学
白尚荣 中国海洋大学
司艳艳 山东理工大学
于子浩 山东理工大学
王 琪 山东农业大学
杨佳丽 山东农业大学
赵梦格 山东农业大学
杨潇 四川农业大学
肖鑫 四川农业大学
杜雯琪 四川农业大学
路书欣 四川农业大学
赵苒彤 西南财经大学
叶郁芊 四川农业大学
罗羽晨 四川农业大学
周籽言 四川农业大学
易鑫蓉 四川农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