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心新闻

中心新闻
文章分享|城市化推动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文章简介
      农村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农村的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和工业的增长,这可能造成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增长不平衡,并影响其减轻贫穷的长期目标。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农村发展与结构转型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但对其在发展中国家内部的作用机制仍然缺乏相关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也推动了农村转型。虽然有许多研究考察了城市邻近性对非农就业的影响,但在国家层面上研究城市增长是否以及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分析还相对较少。本研究基于长时间、多地区的农户调研面板数据,率先通过构建定义农户与全国城市化进程联系的城市引力指数,研究了中国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增长通过创造非农就业进而影响农村发展。

      通过分析中国城市增长在非农就业创造和农村结构转型的作用,本研究从实证角度深入探讨了中国过去30年间经济结构转型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使用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跨2000 - 2018年的五轮农村入户调研面板数据(包括6个省的58个村庄),并结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对全国370个规模以上的城市(涉及430个地区)的夜间灯光强度数据,研究首先构建一个跨地区、跨时间可比的城市引力的指数,以近似城市增长所带来对非农就业和农村转型的拉力。以此为基础,本研究考察了城市增长对农村家庭非农就业的影响,并系统分析了这一影响在不同类型城市和不同地区发展方式间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决定机制。特别是,该研究创新性地使用固定效应与工具变量相结合的方法来消除了非农就业增加带来城市发展等潜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而识别经济结构转型的就业效果。

 

      研究表明,过去20年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城乡劳动力的转移,进而显著推动了农村转型和发展。2000年至2018年,因城镇化的发展带来农村就业人口平均每户增加26.7%。这意味着,城市增长创造了4700万至7100万非农就业岗位,占农村流动人口的一半以上。进一步,显著的非农创造效果首先得益于少数大城市的出现,但随着时间增长更多的反映了较小的地方城市的发展,显示出经济结构转型对非农就业创造具有的特定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根据预测,随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大城市增长在将劳动力撤出农业方面的作用正在减弱,使得未来中小城镇化的发展成为城乡劳动市场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上述发现不仅为中国未来农村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在相关政策选择以及政策序列调整方面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农村转型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参考。
全文链接:
            -----------------------------------*---------------------------------
                                                                      作者简介


 


       盛誉,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业科技政策与生产力、农村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贸易与均衡分析等。曾在AJAE, World Development, Food Policy, Energy Economic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目前担任亚洲农业经济学家协会(ASAE)副主席、AJARE副主编。

 

 


赵玉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博士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相关领域的研究。

 

      张倩,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自然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管理相关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董婉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和CGE模型相关领域研究。

      黄季焜,现任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原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与创建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IAAE)终生荣誉会士,农业和应用经济学会(AAEA)会士。在Science、Nature和经济管理等领域国内外期刊发表570多篇论文。多次名列Elsevier发布的“经济,经济计量学和金融”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首。